望梅止渴,出自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魏武行役,失汲道,军皆渴,乃令曰:‘前有大梅林,饶子,可解渴。’士卒闻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”意思是:梅子酸,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,因而止渴。比喻愿望无法实现,只能用幻想安慰自己。

122题:瓜田李下
瓜田李下,出自《乐府诗集·君子行》: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意思是:在瓜田里不要提鞋,在李子树下不要整理帽子。比喻在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做事要谨慎。
123题:箭双雕
箭双雕,出自《北史·长孙晟传》:“尝有雕飞而争肉,因以箭两只与雕俱落。”意思是:支箭射中两个目标。比喻做件事达到两个目的。
124题:马当先
马当先,出自《国演义》第回:“曹操方接得诏书,即时便差玄德前行。玄德领兵直杀到徐州,刺史陶谦恐,将徐州让与玄德。”意思是:形容领先或带头。
125题:画蛇添足
画蛇添足,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”意思是:画蛇时给蛇添上脚。比喻做了多余的事,反而不恰当。
126题:杯弓蛇影
杯弓蛇影,出自《风俗通义·怪神》:“杯弓蛇影,复能为我乎?”意思是: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相惊扰。
127题:惊弓之鸟
惊弓之鸟,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惊弓之鸟,飞不高也。”意思是: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就惊慌失措。
128题:箭穿心
箭穿心,出自《西游记》第回:“箭穿心,那魔倒在尘埃。”意思是:支箭射中心脏。形容力量强大或打击沉重。
129题:龙戏珠
龙戏珠,出自《红楼梦》第回:“龙戏珠于碧海之上。”意思是:两条龙在戏耍颗宝珠。比喻竞争激烈或竞争激烈的环境。
130题:画龙点睛
画龙点睛,出自《敦煌变文集·秋胡变》:“画龙点睛,自见龙在。”意思是:给画中的龙点上眼睛。比喻给事物增添关键性的内容或力量。
131题:飞马跃城
飞马跃城,出自《国演义》第回:“关公勒马立于桥上,飞马跃城。”意思是:形容勇猛或快速。
132题:风马牛不相及
风马牛不相及,出自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”意思是:形容两个事物毫无关系。
133题:狐假虎威
狐假虎威,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‘子无敢食我也!天地使我长百兽。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!’百兽皆惧焉。”意思是: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来吓唬其他动物。比喻仗势欺人。
134题:卧虎藏龙
卧虎藏龙,出自《红楼梦》第回:“卧虎藏龙之地。”意思是:形容事物或人隐藏不露,但实力强大或能力非凡。
135题:骑虎难下
骑虎难下,出自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骑虎难下也。”意思是:比喻做了某件事后难以收场或无法停止。
136题:龙潭虎穴
龙潭虎穴,出自《敦煌变文集·秋胡变》:“龙潭虎穴之地。”意思是:形容极其危险或恐怖的地方。
137题:龙腾虎跃
龙腾虎跃,出自《敦煌变文集·秋胡变》:“龙腾虎跃之时。”意思是:形容力量强大或行动迅猛。
138题:马不停蹄
马不停蹄,出自《红楼梦》第回:“马不停蹄地赶来。”意思是:形容不停地前进或忙碌。
139题:驴唇不对马嘴
驴唇不对马嘴,出自《红楼梦》第回:“